“哈韩”到“弃韩”,韩流因何被国人抛弃?今中国文化反攻韩国?
文:余周
近年来,中韩两国网民似乎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中韩大战”,原因主要是很多韩国民众正偷偷把汉服、中国结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的东西占为己有了。最令人愤慨的是2013年,韩国还将“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前段时间,我国著名博主李子柒,在网上发布了泡菜的做法时,还在网络上被韩国网友围攻,称“泡菜是韩国的美食”。并且还有消息指出,韩国还准备将“中国结”进行申遗。不过据中国青年网报道,韩国目前还并未拿着“中国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但已经将其列入了韩国官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事实上,近年来,韩国不止一次“模糊、共享”中国文化,试图通过提高韩国文化的话语权,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韩国确实曾经也一度“侵蚀”过我国的文化领域。相信很多人也都非常熟悉,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个叫“哈韩”的词语,是指有些年轻人热衷于韩国文化,从穿衣打扮到生活消费都向韩国看齐的现象。
彼时,在中国,不管什么,只要加上“韩国”二字,就会大爆。并且一直到如今,我国“哈韩”人群依旧存在。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韩国,9家银行和3家财团倒闭。1998年,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为了缓解金融危机,金大中提出了将“发展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并且以举国之力来发展文化。
此后,“韩流”就成为一种商品。在优惠政策下,韩国的综艺娱乐、影视等行业迅速火爆。并且韩国也开始向世界输出韩流文化。由于中国与之相邻,且具有很多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也成为了韩国较早的输出对象。而韩流对于中国的文化渗透,开始在2000年左右。
2000年,五名“杀马特男孩”在北京工体开起了演唱会,场内场外聚集的粉丝近10万,上座率也创下了工体之最。震惊了中国的观众以及媒体,也让很多人记住了H.O.T.。同年《蓝色生死恋》播出,成为了韩国当年的收视冠军。
到了2002年,中韩建交十周年时,也将这部收视冠军带入了中国。因主演《蓝色生死恋》宋慧乔、宋承宪也成为了,第一批走进中国人心里的韩国艺人。当时,全国有多达21个电视频道播放《蓝色生死恋》。不仅如此,据统计,就在2002年一年内,中国大陆播放的韩国影视剧就多达67部。
如果说H.O.T.是韩流入侵的开始,那么2002年的韩剧则让韩流迅速席卷全国。当然,文化渗透,肯定不仅仅是剧集以及明星偶像那么简单。跟随韩剧一起火到中国的,还有电视剧中的韩系化妆品、韩系服装等一系列的韩国产品。
事实上,在韩流入侵之前,韩国产品就开始大力进入中国市场了。随着韩流的加持和韩国明星的代言,韩国商品也迅速在中国流行起来。LG、三星、爱茉莉太平洋、现代、等韩国品牌迅速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追捧。
韩国也成为了我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就连济州岛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免签。中国游客已经成为韩国旅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高峰时期,每年有一半的游客都是来自中国,免税店70%的销售额也是由中国游客贡献的。
从家庭剧、历史剧到偶像剧,从韩剧、电影到综艺节目,从演员、歌手到偶像组合,追韩剧、追韩星,更是成为了不少中国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信不少女生,应该都追过Super Junior、BIGBANG等组合,几乎每个人都用过菲诗小铺、悦诗风吟、伊蒂小屋等化妆品。
到2015年,十几年的时间,韩流就如同一阵飓风般吹到中国的各个角落,韩国也取代日本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同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还参加了我国的大阅兵现场,站在了仅次于普京的位置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当时,中韩关系也达到了最密切时期。
韩流又究竟能在中国刮多久呢?2016年应该是个转折点。2016年,《太阳的后裔》爆火,又一个“双宋CP”爆红,大长腿的帅气欧巴也成为了很多女生的理想型。因戏生情,宋慧乔和宋仲基也结成伴侣,但后来却演变成了一场离婚狗血大戏。就如同中韩关系一样,一旦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注定会分道扬镳。
而这场大溃败也就是从2016年的萨德开始的。“国家面前无偶像”,韩国政府一意孤行,也使得中韩的美好告了一段落。而《太阳的后裔》似乎也成为韩剧在中国最后的爆款。同年我国还颁布了发布了“限韩令”。
乐天集团被抵制、韩国的LG手机,也在中国停止生产和销售、三星手机也从销量冠军变成了倒数。到了2018年,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不足1%,后来,还关闭了天津、惠州等地的工厂,手机生产全线退出中国。
当然,韩流在中国市场的大溃败,始于萨德却又不单单归因萨德。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到了发展高峰期。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也非常深厚,可挖掘的文化、人才非常多。偶像剧、偶像明星也逐渐是目不暇接,也不再需要追捧韩国单一的明星了。
在产品方面,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就拿智能手机来说,本土品牌华为、小米等迅速崛起,成为国人们的新宠。反观韩国产品的质量却让中国消费者失望至极,假冒伪劣化妆品、三星手机电池爆炸等,都让韩国产品在中国人心里大打折扣。此后,韩国的出口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韩国自然也是不想舍弃的,近些年来也一直都试图重新回到中国。但如今的中国早已今时不同往日,我国文娱产业的繁荣、汽车、手机、美妆产品领域的民族品牌层出不穷,韩流也早已错过了黄金时代。
并且不仅韩流没有能回归中国,中国的产业却反攻了韩国。今年年初《三十而已》被韩国Netflix引入,一经播出便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美食方面,“炸鸡配啤酒”也变成了“麻辣烫配青啤”,曾经只能在华人街里找到的麻辣烫,却如雨后春笋一般在韩国的大街小巷遍地生长。
价格低、质量好的小米运动手环、华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电器也深受韩国年轻人的喜爱。因为中国商品的人气过于火爆,近几年甚至在韩国竟然也出现了“中国代购”的职业。显然,在中国文化产业、制造业等不断崛起之时,韩流想要重回中国恐怕难了。此外,近年来,韩国一方面想要中国为其韩流开门,另一方面却不断侵占中国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挑衅行为,又如何能得到中国人的认可。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