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政客为大选炒作“亲美疏华” 这些人是在害韩国
原标题:“亲美疏华”?这些人是在害韩国!
为了博出位,有一些政客将矛头对准了中韩关系。
明年3月,韩国将迎来一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答案最开放的一场竞选”。
这场大选,从一开始就不一般。
刚刚进入党内初选,各方的火药味就很浓,互相抹黑的“污点战”就打起来了!
而为了博出位,有一些政客将矛头对准了中韩关系。
他们不仅宣称要在涉港等问题上与中国“死磕到底”,还表示“只有韩美关系巩固了,中国等其他国家才会尊重韩国”。
这些政客拿中韩关系试水有何企图?亲美疏华的论调会影响韩国民意吗?
01
距离明年3月9日的韩国总统大选还有217天,围绕着大选的竞争与舆论陡然热络。
随着目前排名第一的热门总统候选人日前正式宣布加入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参与竞选的朝野政党几乎势均力敌,这也被舆论认为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答案最开放的一场竞选”。
根据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KSOI)23日至24日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分属两党的两大热门总统人选支持率分别为26.9%和26%。按照以往的经验,选情越是胶着,就越是有人愿意炒作中韩关系来博眼球,吸引大众注意力。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最近韩国政坛上出现了一些围绕中韩关系的杂音。
有一些人将政党博弈贴上中韩标签。
一些政党的新生代政客指责韩国对华政策过于“温和”和“亲华”,顾及中国面子和脸色不敢在香港、新疆人权问题上与欧美同步表明态度。
有政客在接受采访时甚至直接提及香港问题,声称韩国就应对抗所谓“民主世界的敌人”,扬言他要和支持者在涉港等问题上与中国“死磕到底”。
有保守势力将中韩关系歪曲解读为所谓的“甲方外交”“朝贡外交”,鼓噪一旦实现政权更替将摒弃韩国的“朝贡外交”。
他们还质疑韩国过去几年在美中之间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认为现在需要的是“战略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中韩关系。
还有一些人利用诟病中国赢得所谓民意支持。
一些资深的保守政客以“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国家主权行为”为由,对内讨好民意,对外取悦美国。
该保守政客还声称,“如果中国想要韩国取消萨德部署,就应该先撤回在中国边境附近部署的远程雷达。”
此话一出,马上就有韩国政坛资深人士站出来反驳。资深人士表示,韩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部署“萨德”是为了应对朝核威胁的立场,将萨德与中国的远程雷达联系起来的言论极其危险,外交观念相当薄弱。
更有甚者将中韩关系与国际博弈绑架。
在中美关系竞争和博弈加大走势下,一些少壮派政客借美欧日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和强化围堵遏制,主张韩国安保需要提升韩美关系,韩国需要立足欧美展开地缘和国际外交。
一方面,他们主张提升美韩军事合作水平,让韩美联合军演实现正常化,加强导弹防御合作,在韩国部署美国的战术核武器,以及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拜登政府下决心在尖端技术领域打压中国,如果韩国与美国背道而驰就难以正常开展国际商贸活动,在技术经贸领域也应该跟着美国走。
02
一些围绕着大选的造势活动之所以剑指中韩关系,与韩国社会的保守回潮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韩国社会形成了舆情影响候选人立场,候选人利用社会舆论,政治观点讨好民意的相互交织走势。
首先,整个社会舆论日益偏向内顾。再次严峻的疫情和复杂地缘走势让韩国社会内敛倾向加剧,也导致社会舆论不断偏向保守。这一点从保守的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曾连续14周超越执政党表现可以窥见一斑,30岁以下选民对革新标签的现政权的不满增多也是重要体现。
韩国盖洛普公司2021年7月第一周的民调显示,18~29岁的受访者中,30%的人支持保守的第一大在野政党国民力量党,支持进步的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的仅为24%。
其次,围绕大选的观点和立场日益趋向保守。从迄今韩国主要候选人释放的政策理念和立场来看,不管是隶属执政党还是在野党的候选人,都呈现了回归保守理念,顺应保守选民变化,争夺保守民意的新态势。韩国社会甚至开始出现从经济和外交两个层面质疑乃至声讨革新阵营的呼声。
近年来,韩国的政治格局日益两极分化,公众在所有问题上——社会、经济和外交事务——都按照党派路线产生分歧。根据2019年的一项政府调查,91.8%的韩国人表示,他们认为进步派和保守派之间存在冲突,比2006年的70.2%大幅上升。中国政策也日益成为冲突中的一个问题。
所以,在目前国内政策两党未完全分化的情况下,候选人的交锋日益指向外交。认同对美及多元化外交为基础的呼声不断加大,主张在中美之间表明立场的政客不断出现,指责现政府对东北亚各国的周边外交存在缺陷的言论也不断增多。
换句话说,拿韩国对华外交试水是应对目前保守选情的一种便捷策略。
当然,也有外部因素的推波助澜。
前驻韩美军司令此前接受《东亚日报》采访时就表示,“韩美越亲密,就越能给中国施加压力”,还说 “韩美两国领导人今后应该针对中国的经济压力制定具体对策。两国同盟应该超越传统的军事领域,将共同防御态势扩展到经济和政治战争中。”
在4月那场被称为“2022年总统大选风向标”的地方再补选后,就有美媒抛出问题,并且自问自答:在中国“愈发强硬”而美国又不断加强盟友关系的微妙时期,韩国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将大转弯”。这被认为是对韩国保守派的助攻,是在帮亲美右翼政客炒作涉华议题。
但是,这种拿中韩关系博眼球的投机策略并非一个“好策略”。
此前有调查显示,年轻人认为下一届韩国总统面临的最紧要课题依次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岗位(46.7%)、缩小首都圈与地方的差距(15%)、缩小两极分化(13.3%)、缓解性别对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1.5%)、解决低生育问题(8.2%)、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3.7%)等。
从争取选票上看,除去朝野固定支持阶层的之外的中立阶层大约有20%,手握胜负关键的中立阶层看重的谁能在未来好好领导这个国家,而不是某种偏激的对外政策主张。在7月31日的社论中,韩国《中央日报》也认为,“政客们应该想着刺激经济,扩大经济规模,而不是进一步撕裂民众。”
从国家利益上看,为一己一党私利故意煽动反华情绪,是对韩国整个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不负责任。据韩国媒体的报道,最近就中韩关系发表出格言论的政客,无论是一些资深保守政客还是新生代政客,在外交政策方面其实都是一张白纸。
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宣布正式参选的候选人还没有在正式场合或者政纲等内容中就对华政策发表过严肃言论,大多保持谨慎态度。
03
当然,不排除随着大选的推进,个别政客会继续拿中韩关系炒作选情。
但是,维护中韩来之不易的向好局势符合韩国执政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利益,也符合韩国在成为发达经济体一员后民生及福祉繁荣的根本诉求。
不让剑指大选的保守舆论与思维影响中韩关系大局,需要两国各界共同努力。
一要避免大选造势的外溢效应影响中韩关系大局。大选关乎韩国的政局走向,外交关乎韩国的命运,内政抑或外交的争执乃至矛盾,都不该大水漫灌流向近邻,既不应视中国为泄洪区,也不应让中韩关系沦为牺牲品。
二要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动中韩构建后疫情下合作新示范。中韩建交近30年发展证明,两国在时间维度上不断迈向新高度,在空间广度上不断释放新潜力。中韩在经贸和人文上的跨越式发展,凝聚着官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一良性进程不应被轻易阻断。
三要共同抵制刻意恶化两国民意认知的自私考量。一些政客从一己私利出发,借韩国社会不认同中国的个别民调结果鼓噪所谓的民意制高点,实则是在翻弄民意实现以当选为目的的政治试探。
对此,中韩有识之士应共同抵制这种缺乏远见卓识的短视乃至慢性自杀行为,不让单纯剑指大选的偏执立场、以抹黑赢得支持率的企图削弱“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民意基础。
中韩关系即将进入而立之年,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无疑具有30年风雨兼程形成的信任基础、友好纽带、外交支持、经贸支撑、民意认同等丰厚积淀,也具有跨越困难、弥合分歧、求同存异、理性借鉴的现实基础。
让中韩的信任与友好增值,让两国的地缘稳定升值,让民众的相互理解保值,让聚焦大选的保守思维贬值,看似复杂,实则也很简单。
中韩建立互信经历了近30年,大选临近带来的保守思维或许会兴风作浪一时,但不足以使两国历久弥坚的信任与友好坍塌。
特别感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笪志刚为本文提供主要观点支持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