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服务器

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作者:那日苏

  校稿:辜汉膺 / 编辑:张章璋

  从上世纪末开始,韩国流行文化慢慢在周边国家有了市场,随着各种偶像团体被推出,韩流在亚洲范围内迎来大爆发,国内也不例外,全方位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那些不了解韩国流行文化的人不知所以。

  韩国的影音作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版权,演唱会,特别是周边产品的出售产生了巨大经济收益

  (图:壹图网)▼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2017年以后,韩流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渐渐远去。但东方不亮西方亮,欧美市场开始展露对韩流文化的兴趣,从与欧美大咖合作的鸟叔、到《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再到偶像男团登顶Billborad榜单,韩流文化成功走向了全球。

  这是一张有声音的动图

  (图:Youtube@officialpsy)▼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韩流文化能做到今天的传播广度,可不仅仅是靠俊男靓女。而是依靠庞大而完备的文化工业水平、精准的推广战略和背后政界财团的大力支持。韩国的文化推广之路的背后,是国战级别的动员和孤注一掷的豪赌。

  孤注一掷,文化立国

  韩国现代史起源于朝鲜战争结束,那时的韩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1961年,韩国人均GDP为93.8美元,约为当时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北边邻居朝鲜的三分之一,比现在一些我们认知中的非洲穷国还要穷。

  战争使韩国四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毁

  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依靠着美国的援助才活了过来

  (战后的首尔,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在李承晚政府时期,韩国连第二产业都十分匮乏,更不用提文化产业了。但这届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扫盲、修路、建设供电设施……这些政策也为韩国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不过,在当时“统一”还是韩国人心中的刺,包括李承晚

  他的原则正是先统一、后建设 

  如果“单独建设朝鲜南部”会让他心里难过

  (1954年北进统一示威,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让韩国真正从贫穷走出来的人物,是第三任总统朴正熙。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独裁者,但他在韩国人心中他具有很高的地位,这种情绪甚至推动了他的女儿朴槿惠当选总统。

  如果你看过《南山的部长们》

  一定不会忘记这一幕

  (图:《南山的部长们》)▼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朴正熙自1961年上台以来,效仿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五年计划。在朴大统领的宏伟蓝图之下,韩国从工业到金融再到国际贸易,从尝试中走进了新的时代。

  不过,整个60年代,朴正熙的经济政策都收效甚微。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自己的优势产业,让韩国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为了能获得起始资金,韩国开始了大量的劳务输出。把自己成千上万的国内劳动力,输送到中东、西德做建筑、矿工等,为国家换取宝贵的外汇,达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韩国向西德派出近万名矿工和护士

  并借此此得到了数亿元的经济援助

  (1964年朴正熙访问西德,特意去看望了当地劳工们)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70年代,美国深陷于越南战争泥潭之中。对于美国来说,是与苏联角力过程中的重大失误。但对于在亚洲的美国阵营小弟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越南战争期间,韩国出兵帮助美国,换取了大量的军需订单,通过向英国、希腊等西方国家贷款、技术转让等等方式,迎来了一波大发展。

  出兵出力换订单,争做大哥的好小弟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在经济上,韩国迅速腾飞,创造了“汉江奇迹”。在文化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朴正熙政府意识到,文化发展能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1973年,韩国发布了《文艺振兴五年计划》,该计划主要着眼于国家投入资金支援艺术家创作、保护文化遗产、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等。

  进入80年代,韩国的经济增长相对放缓,国民收入有了大幅增加。许多现在世界知名的韩国大企业如三星、LG、现代等已经成型。但是朝鲜半岛地狭人稠,资源稀少,几千万韩国人的生活水平在同等收入的国家里面属于极低的一档。韩国经济社会陷入了“高增长、低发展”的陷阱。想要打破魔障,还需要开拓新的产业。

  当时李秉喆或许也不会想到

  过了三十年,韩国就成了“三星民国”

  (图:shutterstock)▼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1986年,国会议员李相宰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概念,作为韩国先进化的基本方略之一。韩国政府也发表了《文化发展长期构想》,将文化政策的对象从创作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吸引青少年、培养“死忠粉”的战略,在那时就规划好了。

  上世纪末,苏联文化式微,美国流行文化风靡全球。时任韩国总统的金泳三惊呼:“一部《侏罗纪公园》电影赚的钱相当于卖150万辆桑纳塔轿车”。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之后,韩国开始坚定不移地走向了文化立国的道路。

  Life finds a way,包括韩国

  (图:《侏罗纪公园》)▼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偶像工业,从无到有

  在政策的引导和社会文化的熏陶之下,韩国最早针对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于80年代末兴起。

  冷战时期,摇滚是叛逆精神的代表。韩流文化,也始于摇滚。

  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中国的摇滚来自部队大院,韩国的摇滚则来自于美军基地。韩国摇滚教父之称的申重铉,就是从美军基地服役时接触到了摇滚乐和布鲁斯,后来走上了音乐道路,给韩国带来了现代流行音乐。

  最开始,申重铉的音乐之路十分艰难,整个韩国都没人听摇滚。为了生存,他开始给在越南的 “劳军慰问团”写歌。韩国艺人自此有了劳军的传统。

  因为一曲《美丽的江山》

  申重铉被朴正熙政权监禁,不愧是摇滚之父

  (图:Twitter@HuffPostKorea)▼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在1985年,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乐团“复活(Boo Hwal)”乐队成立,引领了韩国最早的流行文化。时至今日,复活乐队的历任成员在韩国都拥有天王级的低位。首任主唱金钟书被称为是“韩国的崔健”,第二任主唱李承哲几乎无人不晓,韩媒称“每个韩国家庭都曾有李承哲的一两张专辑”。

  去年是李承哲出道35周年

  他还与少女时代的金泰妍合作了My Love

  (图:Twitter@SNSDChartsbr)▼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了解韩国流行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消防车乐队”,这个韩国最早的流行男子组合成立于1987年。这个组合的出现标志着韩国的流行文化开始从摇滚转向流行,演唱者从音乐人转为青春偶像。

  虽然现在看这个舞台是很有年代感了

  但当时少年队、消防车、小虎队在各自国家的大流行

  也证明了“偶像团体”这条道路的成功

  (图:Youtube@옛송TV)▼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1983年,申重铉的儿子组了韩国第一个重金属摇滚乐队Sinawe,徐太志任贝斯手,后徐太志因为与其他人理念不合离开了乐队。90年代初,他与两个霹雳舞少年梁铉锡、李朱诺组成了新的组合“徐太志和孩子们”。这被视为第一个现代K-POP组合,借鉴了当时最火的偶像迈克尔杰克逊,舞曲+说唱乐的形式一经出现,迅速占领了市场。

  徐太志当时也被称为“韩国的迈克尔·杰克逊”

  其组合首张专辑就破了百万销量

  (首张专辑《徐太志和孩子们》封底)

  (图:Twitter@cyberia_mix)▼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这三个人当中,李朱诺锒铛入狱,徐太志作为一个纯粹的音乐人远离了公众视线。梁铉锡,则成立了自己的YG娱乐公司,我们熟知的鸟叔、BIGBANG的权志龙、李胜利、女子组合2Ne1、BLACKPINK,包括中国的王一博等人,都出自他的培养。

  YG这几年频频爆出丑闻

  李胜利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掀翻韩国娱乐圈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除了YG外,最著名的韩国娱乐公司莫过于SM。198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音乐人李秀满,创立了SM(Soo-man秀满)娱乐公司。1996年,借鉴了美国嘻哈舞曲、韩国歌谣以及日本视觉系摇滚的元素,SM公司推出了韩国第一个真正做到国际化的韩流男子偶像组合H.O.T。

  这个组合被视为是韩国对外输出偶像文化的始祖,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都获得了极大地成功。尽管现在看来,这个组合的造型过于夸张,舞步也十分蹩脚。但在当时,H.O.T可以说是代表亚洲,走向了世界流行文化的前列。

  第一代K-Pop男孩们,可惜早已经解散了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有了H.O.T的成功案例,SM公司后续又推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偶像组合,如神话、东方神起、少女时代、super junior、EXO等等。我们熟知的安七炫、金俊秀、林允儿、韩庚、宋茜、鹿晗、黄子韬、张艺兴、Kris Wu等人,都出自这个公司的培养。

  还有一个JYP

  Rain、MissA、Wonder Girls都是JYP的

  这家公司的老板更是与众不同…

  (图:Youtube@Mnet K-POP)▼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血汗工厂,组织严密

  SM不算音乐做的最好的,但算是把偶像工业做得最成功的。这家公司被称为是韩国的“造星工厂”,以流水线化的标准,批量生产TOP级别的偶像。

  练习生制度,韩国公司选拔偶像艺人的核心制度。许多有天分的孩子在年少时期就被大公司选中成为练习生,开始为了成为偶像而进行的训练。

  最早还是杰尼斯开始了发jr制度(类似练习生)

  无论韩国、日本,还是中国

  想从这么多人里脱颖而出,自身和公司实力都很重要

  (图:Twitter@produce101jp)▼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韩国的练习生训练,总是被描述为“地狱修罗场”。体罚、虐待式管理、残酷的考核制度以及极高的淘汰率让练习生苦不堪言。韩国长幼尊卑制度、内卷现象和恨文化,在练习生制度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年大火的少女时代

  也是因为被传“没有礼貌”,才有了“黑海事件”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练习生们要经历多年的歌舞、形体以及服从性训练,他们大多数吃住都在公司里,经纪人同时担负着他们的监护人和考核官的职责。在韩国公司里,经常有练习生因为多吃了一口高热量食物,或者见到先出道的艺人没有使用敬语,而遭到体罚。

  在有些公司里,这些练习生每周都会被考核。许多练习生因为表现不好,或者是因为长大后形体外貌走形而被淘汰。

  《Sixteen》是第一次将女团选拔过程全面呈现给观众的节目

  TWICE就是从这里出道的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练习生出道为艺人之后,也要经受打歌平台的考核。韩国历史上就有歌谣祭的传统,而各个电视台的打歌平台延续了这一传统,为偶像艺人提供舞台表演唱跳。在韩国,演员、歌手和偶像之间,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偶像专注唱跳,极少涉足其他领域。

  大部分偶像更喜欢去综艺,比较成熟,吸粉也快

  (《无限挑战》,图:Twitter@realmudo)▼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令人唏嘘的是,练习生们花费多年青春苦练,却绝大多数是亏本买卖。首先,韩国偶像的生命力特别短暂,据统计,一个韩国偶像组合从出道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平均只有1年零8个月。

  其次,偶像艺人在韩国属于低收入群体,比如SM公司和艺人的收入分成大约为9.5:0.5,小娱乐公司给艺人的分成会高一些,但这是建立在总收入低的前提之下。偶像艺人生活拮据往往是常态甚至有新闻爆出,个别偶像团体成员连吃饭的钱都赚不够,导致营养不良。

  李赫宰说过,自己直到2012年才给家里买上了房子

  而那时候的SJ已经大热了七年了

  更别说那些苦苦挣扎的小爱豆了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对于公司来说,音乐制作者、编舞老师、词曲作者、宣发人员、造型师、经纪人、星探才是要小心伺候着的大爷。因为这些人到哪都有饭吃,而艺人只能依靠公司。

  一般来讲,韩国艺人出道时和公司签订的合同年限都会非常长,大部分在6年以上,超过偶像艺人的发展黄金期。一旦想跳槽,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即使成功离开公司,在行业里也没人敢要。历史上,能在大公司跳槽还全须全尾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家里背景够硬,二就是海外(中国为主)练习生回国发展。

  当年神话能离开SM,据说是队长家里掏了一大笔钱

  后来还打官司争夺“神话”的使用权

  (图:wik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在这种背景之下,练习生和艺人们自杀、过劳死、疲劳导致的各种事故频发。韩国娱乐产业用一套严苛的制度,保证了自身文化产品的输出。而在这背后,是无数青少年练习生和偶像艺人的血汗泪。

  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必然有代价,不幸的是,他们就是代价。

  张紫妍、金钟铉、雪莉、具荷拉、Iron…

  背后的黑暗我们似乎也能窥得端倪…

  (图:Facebook@SULLI)▼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利用偶像产业的发展,韩流文化不仅把韩国的文化传遍了全球,也在默默地输出着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

  比如EXO在《History》这首歌的歌词中“我们一分两头 本是太阳般一体结构”直接表达了朝鲜半岛南北统一的遗憾。雷鬼乐队StonySkunk的《韩国人》当中,提到的韩国历史包括了西伯利亚、满洲、高句丽等名词。

  不知这对后来被美韩总统同时接见有没有帮助

  (图:壹图网)▼

<a href=韩国这个方面,真的强”/>

  透过流行歌曲,让世界很多地区的人民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许多周边国家并不能接受。

  文化软实力的力量,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11/5220112140002024.shtm

  2.《韩国文化战略与文化外交》,詹德斌

  3.《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于振冲

  4.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inawe

  5.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hin_Daechul

  6.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hin_Jung-hyeon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韩国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韩国服务器网联系。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